(应包括申请增设专业的主要理由,专业筹建情况,学校专业建设规划,行业、企业、就业市场调研,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可续页)
一、主要理由
临床医学是医学科学中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专业学科的总称。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治疗和预防以消除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
作为13亿人口大国的中国,医疗卫生体系普及面广泛,但仍然有大多数人生活在健康无保障的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我国人力资源结构现状不失衡。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日趋严重。为了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老年人口保健和医护照顾问题,政府正试图通过发展乡村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等,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以期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基层临床医生独立开展临床工作,医治80%~90%的常见病,具备及时正确的转诊能力,正是实现这种医疗蓝图的核心。但目前基层医生队伍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2015年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为乡村医生搭建“留得住、能发展、有保障”的舞台,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更好地保障农村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深化医改,推行分级诊疗,实现90%患者不出县的目标,对县级医院和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建设是最关键要素。
二、市场调研情况
相关资料显示,到2020年前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完善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到那时基层医务人员将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提供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要越来越高,同时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对基层医务人员的需求量一定会明显增加,其发展空间较大,前景乐观。
目前多数中心城市医院一般招聘临床医师均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只有少数几家医院提出需专科临床医学毕业生,担任辅助科室的医务人员。而相对边远落后,经济欠发达的县级、乡镇医院,则以选用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为主。各级医疗单位聘用人才时,不仅要求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还注重学生的特长。这就提示我们,既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又要多组织课外活动。作为大学生更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让自己的特长逐步成熟,进而得到充分发展,这不仅为就业增加了优势,也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
有关职业指导专家表示,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民营医院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这会使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更为抢手。另外,由于人们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患病率也在增加,而现有的医疗系统还不能满足更多病人的需要,需要加大能胜任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才的培养力度。
三、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
我省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有3.5人,初步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初步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起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按照2016年我省总人口数3664万人计算,至少需要7328名服务于基层、乡村的全科医疗人才。
近些年医科类本科学历以上的毕业生就业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分布不平衡。一方面是尽管大中城市的大医院人才饱和,但毕业生还都想往里挤;另一方面是小医院、街道医院、乡镇医院缺乏人才,可毕业生又不想去。所以临床医学专业的专科毕业生将来主要面向基层医疗单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就业。
目前基层医生不仅是数量不足,年龄的构成比也不尽合理。从各年龄段的构成情况来看,25岁以下的年轻乡村医生极少,35岁以下乡村医生合计构成比也仅占25.6%,55岁及以上的比例高达17.5%。平均工作年限在22年以上,最高甚至达52年。从医年限30年以上的乡村医生占调查对象的33.1%,五年以下仅占3.5%。这提示乡村医生队伍整体年龄偏大,存在人员老化的现象,在一些地区甚至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拿国家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来说,近几年山西省农村免费医学定向生招生计划为270人,招生高校为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和长治医学院3所,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招生220人,距离基层临床医学卫生人才需求还有很大距离;而且上述学校培养的均为五年制本科学生,这些学生即使按照招生时合同约定的必须到农村乡镇卫生院工作6年,但6年以后依然有人会离开基层卫生单位。有调查显示,60%以上的应届医学本科毕业生要报名考研,少部分毕业生就业到县级、乡镇医院,但半年后许多发生离职加入考研的队伍,其离职原因是对就业现状的满意度低,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低,薪酬水平较低。其考研的目的主要是改变工作环境,扩宽发展空间,提升薪酬。这也说明由于受医疗条件、发展空间和薪酬待遇等因素的限制,许多高学历临床医学人才难以长期在基层特别是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发展临床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是解决基层临床医学人才短缺的重要措施。
四、专业筹建情况
教育部在《临床医学专业专科设置基本标准》中,对学校本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历史状况,师资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实验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等方面均有相应的要求。我院在上述方面均具备良好的条件。
1.学院历史悠久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已有近六十余年的办学历史,六十年来积淀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深厚的教学底蕴,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水平孕育了深厚的发展潜能。多年来,受到了卫生部、人事部、国家教委、中医药管理局以及省政府、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等部门多次表彰。
2.专业底蕴深厚
临床医学专业是我院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
3.师资力量较强
六十多年来的积淀,使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具备较强的师资力量,有诊断学、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专业课教研室,解剖、组胚、生理、生化、病理、微生物与免疫学、药理学等专业基础课教研室。我院现有能够胜任该专业相关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40余位,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学位占到60%,副高职称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35%以上。
4.专业带头人实力雄厚
按照《专业设置标准》中要求,专业带头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5.校内实验实训条件较完善
《专业设置标准》中要求,实验实训指导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要求,实践能力强;设置实验室专业课的实验开出率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6.校外实训基地稳定
我院与各级医院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临床医师作为学校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训指导。
五、学校专业发展规划
(一)专业建设目标
以国家和区域经济需求为导向,按照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根据我院临床医学专业现有的条件和状况,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的各相关要素,不断强化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课程教学建设,以及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逐步形成专业及相关课程不断改革和提高的有效机制。经过建设,把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成为能满足国家社会需要、人民健康需要、区域发展需要的高职专业。
(二)专业建设具体规划
1.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合格的师资队伍结构,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1)面向校外,抓引进与兼聘
(2)立足校内,抓培养提高
(3)双师多能,抓措施落实
2.完善课程体系
根据专业方向、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设置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并把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3.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室建设
实验实训课对于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技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立满足专业教学计划中各课程的实验场地和设备需要,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使实验开出率力争达到100%。
(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专业实习是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实践环节,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在临床实习的同时,了解基层工作的情况、现状和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
4.教材建设
课程建设是学校办学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学校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与质量的基本要素。
加强教材建设,十三五期间鼓励教师参编医学专业相关教材2~3部。根据专业实训需要,遴选或自编适合本专业学生的理论和实训教材。
|